第三屆明人青年創作獎

第三屆明人青年創作獎

 

緣起

 

CGM總裁鄭明析牧師為韓國詩人,從二十三歲起開始寫詩,1995年投稿登上《文藝思潮》月刊,正式以詩人身分踏入文壇,至今寫了約四千首詩;詩作有十首收錄在韓國百大詩典中,數百首已以詩集形式發表。在台灣,透過明人出版社已出版了八本靈感的詩詩集。

2024年春,詩人鄭明析靈感的詩第11集《同行》出版。有鑑於2021年第一屆明人青年創作獎首次舉辦,獲得各方支持與鼓勵,明人出版社今年繼續推出第三屆比賽,推廣鄭明析「人人皆是詩人」的想法,以及長年服事三位和耶穌、蘊含在詩作中搭配神的時機和旨意,與神、聖靈同行的理念和精神,鼓勵年輕人究其寫詩的根源,以詩文、聲音、音樂、影像進行創作,期盼鄭明析的詩作能對社會發揮正向影響,在時代人們內心的荒漠裡開展一片可安歇且盎然的心靈綠洲。

 

參賽辦法

 

報名表下載

 

徵稿主題

「同行」

 

「我 / 任誰看來 / 都彷彿 / 獨自一人 / 然而我並非獨自一人 / 聖子與我 / 良人與我 / 總是同在同行

而我 / 不會獨自一人行走 / 也不會獨自行動 / 與全能者一起 / 與主一起 / 與聖靈一起 / 我不孤獨 / 也不感到寂寞」

——鄭明析〈並非獨自一人〉

 

想法中不遺忘,生活中不遺忘,行動中不遺忘。

詩人鄭明析的詩中、話語中和生活中,總是天與我,總是有良人有我,

今年以同行為主題,讓同行成為相愛的生活,成為最棒的祝福。

 

參賽辦法

一、 參賽主題

本次詩作組徵稿,將提供詩人代表詩作十一首(見附檔),參賽者於閱讀後掌握詩人情感、精神與思想精髓,以「同行」為主軸創作詩。

影片創作組參賽者則從指定七首詩作(見附檔)當中選定一首,予以影片創作詮釋。本次比賽分為兩種創作類型,請擇一投稿:

 (一)詩作創作組

 * 純文字創作,以現代詩體裁為主。

 * 不得以AI輔助創作。

 * 請以 word 檔投稿,檔名以「姓名_作品名稱」標示。

 (二)影片創作組

* 作品內容創作必要條件:

(A) 進行畫面MV創作時,要將全詩融入影音作品當中,不可竄改任何字句。

(B) 使用提供曲目進行畫面MV創作及重新編曲製作時,原詩(詞)要傳達的核心意涵不能消失,可因編曲需求適當地調整或加強字詞的安排。

(C) 畫面MV創作,用實拍、2D動畫、3D動畫方式呈現皆可。

* 影片長度以 120~300 秒為限(含片頭、片尾)

* 收件格式:16:9,1920*1080 mp4檔案,檔名以「姓名_作品名稱」標示。

* 在運用音樂上,請使用自行創作音樂或創用CC授權音樂,或是自行索取相關音樂授權證明。

* 可使用AI輔助創作,但需註明。

 作品請連同報名表,投稿請寄於以下信箱: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 二、 參賽資格:

  1. 本次比賽擴大參與族群,將不限年齡,舉凡有意者皆可報名。
  2. 本次活動不需報名費用。
  3. 本次徵稿比賽請擇一投稿,同件作品不得重複投稿。
  4. 參賽者所投稿之參賽作品須保證其原創性、作品未曾於國內外參賽得獎,且作者須擁有其所有權。比賽以不違反著作權法、公平正義為原則,若違反以上規則,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得獎或入選資格。

 三、 賽事時程:

  1. 參賽者投稿:6/15開始徵稿,9/15 截止收件。

連同報名表格和參賽作品,一同寄至徵稿信箱: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  1. 評審評選:9月下旬進行決選,10上旬舉辦頒獎典禮,時間另行公布。

得獎者將一一通知。

四、 注意事項:

  1. 參賽者須提供創作相關理念,做為日後公開展示之用,並同意不收取版權費用。
  2. 參賽者投稿後,同意主辦單位使用參賽者提供之個人資料,使用範圍僅限於線上展覽、徵稿比賽相關活動使用。
  3. 主辦單位得以對得獎作品進行拍照、攝影、出版品、翻譯或社群之製作及宣傳。
  4. 參賽者投稿件若資訊不足、參賽作品未繳交完全時,主辦方有不收件、不主動提醒之責。
  5. 參賽者投稿作品將使用於本次徵稿活動使用,主辦方得無償使用作品,用於活動宣傳、攝影、翻譯、出版品之製作及宣傳。

獎金

為鼓勵創作,本次徵稿比賽針對投稿類型設置獎金,期盼更多人投稿,獎金如下:

*獎項:詩作創作(個人)

首獎:新臺幣 12,000 元

二獎:新臺幣 7,000 元

 *獎項:影片創作(個人)

首獎:新臺幣 12,000 元

二獎:新臺幣 7,000 元

 *影片創作團體獎 (一組人數不限)

新臺幣 15,000 元

 

 

 

詩人鄭明析的詩作特色

 
 

詩人鄭明析的詩獨樹一幟,不以詰屈聱牙為美,而是以樸質的文字,向創造天地萬物的絕對神──聖三位獻上告白的靈性詩作。「難以言喻之處,以詩來表達。」他常說,任何人都是詩人,看似平凡的日常,若以詩的形式捕捉,變能展現個性、天品,那就能成詩。即使無法出版成冊,而是自得其樂,也是一位詩人。

鄭明析的詩作以信仰為出發點,內容多為歌頌大自然、造物主,描述自身信仰經歷,作品的精神涵蓋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。他的詩留下許多與神之間的對話,有些詩是他的肉體被靈緊緊抓著寫下的,是他以靈、以魂數百次去靈界,將所看到的內容寫下;也有行走人生路的刻骨銘心,將生活中的各樣無法以文字完全傾訴的辛酸苦痛,以詩歌記頌。

每每談及自己的詩作,詩人總說:「神讓我吟詠出祂想吟詠的詩……我想將更深刻的屬靈詩送給讀者,這是我的心意。」願所有人在閱讀他的詩之際,能感受到與神同行的深刻與美好。

 

詩的理念

 

詩人自序:〈透過詩的聲音,尋找到永恆存在的人生路  

 

  聖靈跟我談論詩時說:「如果你想把詩寫好,就以你當天的經歷與體會為題材,每天寫上一首吧!」不過就算只寫一首,每天寫仍然不簡單。我自己很難獨力完成,於是拜託聖靈跟我一起寫,我說這樣寫的詩才值得一看,而且大家要閱讀這種屬神層次的詩,才能正確地感知詩的內容,聖靈聽了之後便答應了。
  然而我太過忙碌,做不到每天寫一首,不過當詩興一來,我一天可以寫上十首,甚至二十首。聖靈說:「能寫時就寫吧!」然後與我一起寫詩。因此這些詩在我看來,幾乎都是屬靈的詩。雖然內容是吟詠大自然或是描述我所經歷的事情,但全部都是聖靈賜予我的靈感。

  我是去越南後開始寫詩的,第一次寫詩是在二十三歲左右。我曾將詩寄到韓國國軍廣播電台,後來收到通知說我在徵稿比賽中獲獎。那時是1967年。之後我繼續寫詩,1995年曾投稿到《文藝思潮》月刊,正式以詩人身分踏入文壇,至今寫了超過四千五百首詩。
  我經常進入神靈的靈界撰寫讚美創造天地萬物絕對神──聖三位的詩,言語無法表達的造物主深奧之事,都以詩的比喻來描述。有些詩是我看著大自然、看著人來寫的。萬物的主人── 神說會為我代筆,這樣寫出來的詩也頗多。

  關於如何寫作,聖靈和耶穌都教導過我,祂們說:「如果直接按照現實狀況來寫,雖然會有真實感,但在文學層面無法獲得好評。」另外還提到一點:「如果只考慮文學性,讀者可能不太清楚是在什麼情況和處境中寫下的。」因此,我在寫詩時雖然基本上都會採用比喻法,但也同時會保持現實性。
  偶爾會有些詩,非得要我親自說明那是這時代 神啟示的詩才能讀懂,但大部分的詩我都寫得讓任何人一看就能輕鬆理解。有些詩或許不像詩,不過讀了卻能明白現實狀況,意會到:「原來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啊!」
  我認為,就算不像我這樣寫詩,任何人也都是詩人。把平常的表達用詩的方式寫下來,那就是詩。食物也是一樣,拿著同樣的米,把它做成年糕,它就是年糕;把它做成白飯,它就是白飯。如此一般,即使是同樣內容,只要改用詩的語言來寫,那就會成為詩。
  別人的詩固然好,但自己也能透過寫詩,展現出個性化的詩的世界。哪怕有人讀了會說:「這不是詩呀!」但自己覺得那是詩,那便是詩。即使無法出版成冊,只是自娛,作者也算是詩人。「由誰來寫」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最後,我作為詩集的作者想說一句話:「詩是這時代 神的默示。」因此,要解讀詩,才能解讀這時代 神的愛。 神讓我吟出 神想吟詠的詩,而且我也寫了很多由聖靈、由耶穌吟詠的詩。這是為了見證 神和聖靈,並藉由詩來傳耶穌。
  我想說,這些詩獨樹一幟,不同於一般的詩。世上的詩人在寫詩的時候,通常是針對 神所創造的自然萬物和人類來寫,幾乎沒有關於萬物之主的內容。對此, 神說:「這是死的詩。」全能的 神不在其中,只光是吟詠萬物, 神豈不會感到失落嗎?
  我想將更深刻的屬靈詩送給讀者,這是我的心意;另外,也想讓大家更瞭解身為詩主人的全能者,所以才寫下祂所啟示的詩。詩也是對 神的動工的一種告白。

  我問耶穌最近該如何寫詩,耶穌回答說:「與其用文學吟詠自然萬物,你不如將 神、聖靈和我耶穌實際所行之事寫成詩。那都是實際的作為,所以將會是多麼有權柄的詩!」因此,從今以後我會如實地將奇蹟與神蹟,以及 神、聖靈和耶穌所行之事寫成詩。
  當讀者們閱讀這些詩時,不僅 神、聖靈和耶穌,連作者我也都會為之感動。

2023. 11. 30

 

同行相關詩作

 

 詩作創作組參考詩作

 影片創作組參考詩作

 

 

詩評

 

 靈感的詩3 詩的女人

靈感的詩4 以詩來訴說
靈感的詩5 幸福會來臨
靈感的詩7 詩,多美好
已出版詩集
靈感的詩8 相遇
靈感的詩11 同行